这届年轻人
都在靠这些书“续命”
从“摆烂”到“支棱” 书本才是你的“赛博心理医生”
当代大学生,表面上风风光光,实则在内心的小世界里,常常在上演各种“抓马”剧情。一会儿被学习压力“按在地上摩擦”,一会儿又在人际关系的迷宫里“迷失方向”。别慌,在世界读书日,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能帮大学生摆平这些“小烦恼”的宝藏书籍,顺便再结合网络热梗,让你的心灵瞬间“支棱”起来!
拖延症晚期?
《拖延心理学》来“救场”
你是不是也常常陷入这样的“怪圈”:心里想着要好好学习,身体却很诚实,不是刷手机,就是躺在床上“摆烂”,不到deadline,绝不开始行动?这时候,《拖延心理学》就像是一位“人间清醒”的朋友,帮你把拖延背后的“小九九”看得明明白白。它告诉你,拖延可不是简单的“懒癌”发作,有可能是你害怕失败,或者是对任务打从心底里抵触。知道了这些,你就可以像游戏里升级打怪一样,找到对付拖延的“秘密武器”。比如,把大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,完成一个就给自己来个小奖励,吃块小蛋糕或者追一集剧。这样一来,你会发现,自己慢慢就能掌控生活的节奏,告别“拖延怪圈”,开启“自律人生”。毕竟,“自律给我自由”,告别拖延,才能真正享受大学生活的美好。
社恐患者的“自救宝典”:
《非暴力沟通》
在大学这个“小社会”里,社交是门必修课。可对于社恐的同学来说,和别人交流简直比登天还难。每次在社交场合,就感觉自己像个“透明人”,不知道该怎么融入大家,心里慌得一批。别担心,《非暴力沟通》就是你的“社交救星”。它教你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同时还能理解他人,让交流变得轻松又愉快。举个例子,当室友的行为让你不太舒服时,别再憋在心里生闷气,也别直接“开怼”,而是试试这样说:“宝,你最近老是熬夜打游戏,声音有点大,我晚上都睡不好觉,能不能稍微注意一下呀?”用这种温和又真诚的方式沟通,不仅能避免矛盾升级,还能让你们的关系更加融洽。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技巧,你会发现,自己不再是社交场合里的“小透明”,而是能轻松和别人打成一片的“社交达人”,“社恐”秒变“社牛”。
迷茫时的“指路明灯”: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
大学生活看似充满无限可能,但有时候也会让人陷入迷茫。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何去何从,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,感觉活得很累。这时候,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就像一束光照进你的世界。它提出的“课题分离”概念,简直是“人间清醒”的代名词。简单来说,就是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,哪些是别人的事情。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,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。比如,你喜欢画画,可周围的人都觉得这没什么前途,让你放弃。这时候,你就可以用“课题分离”的思维告诉自己:“我喜欢画画是我的事,他们怎么看是他们的事,我才不要因为他们的看法就放弃自己的爱好。”当你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,拥有被讨厌的勇气,你会发现,内心变得无比强大,那些曾经困扰你的迷茫和焦虑,都渐渐消散,“我的人生我做主”不再是一句空话。
读书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心灵旅行,每一本书都是一位智慧的伙伴,在你迷茫、焦虑的时候,给你力量和指引。在这个世界读书日,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些宝藏书籍,解锁心灵密码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END
一审 | 王扬
二审 | 蒋韵
三审 | 李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