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习 得 性 无 助”
让我们来预设几个场景:当你遇到困难时,第一反应是逃避还是解决它?当你面对一项新事物时,你会回避接触还是积极学习它?当你预定好的计划被打乱时,你会自暴自弃还是会随遇而安?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一项,那你可能在被“习得性无助”而困扰着。
01、名词解释
“习得性无助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·塞利格曼提出的,他指出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,由于长期经历无法改变的失败或挫折,逐渐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和希望,认为自己无论付出多大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。它会导致个体对取得成功或改善状况持悲观态度,并且会抑制积极行动的动力。这就是当我们面对未知且无法掌控的事情时,我们感到焦虑和想要逃避的原因。
02、具体表现
现在让我们以莉莉为主人公,看看习得性无助的具体表现:
莉莉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学生,她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。然而在某次重要比赛时,虽然她倾注了大量心血,但结果让她大失所望。这次打击让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,不再像从前一样充满信心去应对挑战。又经过几次失败,她渐渐开始回避挑战,并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新事物,对新知识的学习也感到焦虑和担心。同时她学习动力也大受影响,最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。由于莉莉觉得自己无法达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,因此也不努力去尝试改变现状。
莉莉的例子就是“习得性无助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的具体表现,它影响深远,我们要对它提高警惕。
03、解决办法
对于习得性无助的解决办法,小编这里有一些小建议:
1. 了解自己
了解自己为什么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,通过自我分析,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想法,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。
2. 设定目标
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的可实现的目标,并逐步实现它们。这样做可以让你感到有成就感,并逐渐重建自信。
3. 寻找激励
找到那些能够激励你的事物和人。激励可以来自于你的兴趣爱好、自我成长的机会或者看到他人的成功故事。
当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。如果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你,记得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哦。
写在最后
习得性无助是困扰的,但是它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插曲。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期遇到困难,而困难,是可以战胜的。当遇到失败时,不要太过自责或过分要求自己,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。请相信虽然有时困难可能让人感觉无望,但坚持下去,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具备的力量和勇气,请继续带着它们,向前走吧。
本篇文章内容由马克思主义学院(法学院)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会推送
图文编辑|谢家璇